解析热门扩容方案 Polygon 发展潜力:它与 B云储币 等有何不同?

[复制链接]
7660 |0
发表于 2021-7-13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olygon 保持了融入任何ETH基础设施或扩展解决方案的能力,这或许是 Polygon 最大的价值所在。

原文标题:《吴说深度:Polygon 的发展与未来 它与 B云储币 等有何不同》
撰文:Colin Wu

以太坊 扩容的多种选择

以太坊 扩容方案整体可以分为两个大方向,第一个 Layer 1 扩容,第二个是 Layer 2 扩容。Layer 1 扩容是对主链本身进行改造,目前 以太坊 1.0 的 TPS 约为 15,即每秒处理 15 笔交易,2.0 可以提升至 2000-4000。不过短时间内 以太坊 2.0 升级很难完成,并且,升级以后的网络还会面临一个如何避免中心化的问题,因为 PoS 机制容易出现超级节点。于是,Layer 2 扩容便甚嚣尘上,成为当下解决 以太坊 网络拥堵的首要方案。

Layer 2 是通过构建链下二层网络来分担主链压力,如果把 Layer 1 比作公路,那么 Layer 2 就可以理解为天桥或地下通道,它可以帮主路缓解拥堵情况。Layer 2 赛道的项目十分繁多,竞争之激烈俨然有当年争夺公链之王的局面,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wk588_5mip5hcus2b.jpg

wk588_5mip5hcus2b.jpg

状态通道,顾名思义,就像举例那样开通一个地下通道。通过智能合约锁定资产的方式将链上资产转移至通道,再在通道上进行数据运算,最后将结果进行哈希加密并传回至主链。类似于微信支付宝,软件交易银行结算。状态通道的完全形态实现多方参与,如 A 和 B 交易过,B 和 C 交易过,那么 A 和 C 之间便存在通道。这是非常古老的概念,存在两点限制:一是仅限于加入通道的用户,二是资产在逻辑上必须要有所有者,这导致使用场景大大受限,仅适用于支付领域(闪电网络就是其中之一,最近萨尔瓦多就是运用这种)。

侧链,可以理解成主链的干儿子,最典型的就是 B云储币 和 Heco,只是这两位干儿子发展太过迅速,带走了大量主链上的用户。如今,B云储币 和 Heco 严格来说已经不算是侧链,而是一条独立的链,它们与 以太坊 网络已经没有太多交互。侧链的问题在于如何保证双向铆钉,所谓双向铆钉,就是用户能自如地将主链资产转移至侧链并且能够随时转回,而不用担心有去无回。由于 B云储币 和 Heco 并非去中心化网络,因此无法保证网络不会出现问题,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是难保万全。

子链(Plasma),同样是将主链上的数据进行转移,完成运算后再将结果转回,Polygon 的前身 Matic 就是这种模式。区别在于,由于 Plasma 为去中心化网络,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节点对该时段内的交易进行批量的确认,确认结果会形成一个哈希值再传回主链。原理与状态通道十分类似,但 Plasma 可以适用于更复杂的运算,而非仅限于支付。它的主要问题是确认时间太长,资产的传回需要接受一周左右的挑战期,效率十分低下。并且,批量传回对主链的压力也很大,容易产生井喷式拥堵。因此,Matic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退出了大家的视线。

Rollup 与 Plasma 类似,区别在于 Plasma 只是把处理结果传回,用户没有办法通过哈希值得到原数据;而 Rollup 则是把线下交易数据全部打包压缩,然后发布到主链上。主链上可以通过解压看到每一条交易信息,安全性更高(Vitalik 这么认为)。典型的有 ZK Rollup 和 Optimistic Rollup。

扩容方案的聚合——Polygon

由于 Plasma 的愿景无法实现,Matic 改变了发展方向,团队希望将其打造成众多 Layer 2 的聚合器,使得 DeFi 各种 DApp 在不同 Layer 2 之间实现跨链。

wk588_jby2ioxi5d2.jpg

wk588_jby2ioxi5d2.jpg

目前,部署在 Polygon 链上的主要 DApp 举例如下:

  • 去中心化交易所 Quickswap 为其流动性提供者赚取费用,优点是 gas 费用十分低。Quickswap 可以视为 Polygon 网络上的 Uniswap 变体。Quickswap 一直保持着支持超过 1 万次兑换交易的能力,这表明用户可能会充分利用其较低的交易费用优势。

  • Aave 是第一批宣布向 Polygon 部署的主要 DeFi 项目之一,Aave 在 Polygon 上吸引了超过 51 亿美元的流动性,主要提供借贷服务。4 月初,Aave 宣布部署到 Polygon,虽然至今只有三个月,但增速惊人。目前,在 Polygon 上实施 Aave 的一般用户日均可以执行 5 笔交易。

  • Curve 是另一个主要的 DeFi 项目,Curve 目前提供了一个单一的 Polygon 资金池,用户可以将他们从 Polygon 版的 Aave 中收到的 aNetworks 存入其中,并抵押 aDAI、aUSDCoin 或 a泰达币 (或者直接存入这些资产的非 aNetwork 版本),以赚取每笔交易的 0.02% 的费用和 Matic 奖励。

  • SushiSwap 自然不用多做介绍,老牌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部署在 Polygon 后如虎添翼。

  • NFT 项目众多,因为目前为止只部署了测试版,因此不做赘述。

Polygon 项目通证供应情况

  • 私人销售,占总供应量的 3.80%。种子轮,占总供应量的 2.09%。

  • 早期支持者,占供应量的 1.71%。

  • 公开销售,占总供应量的 19%。

  • 团队,占总供应量的 16%。

  • 顾问,占总供应量的 4%。

  • 网络运营,占总供应量的 12%。

  • 基金会,占总供应量的 21.86%。

  • 生态系统,占总供应量的 23.33%。

从通证分布来看网络运营和系统生态建设占了很大的比例,项目比较注重生态系统的建设。

Polygon 表现强势的原因

5 月份 Polygon 成为了加密资产中首个流通市值超过百亿美元的 Layer 2 项目,并在 519 暴跌后迅速企稳,在市场上恐慌中率先开启反弹,一度接近前高。如今,Matic 已经将市值稳定在了加密货币市值排行的前 20 名。

基本面的蓬勃发展无疑是它这一番暴涨的主要原因,首当其冲的就是其高速扩张的 DeFi 版图。据星球日报报道,最近几个月,Polygon 的网络生态扩张速度十分惊人,除了前文提到的几个 DApp,还有诸如 1inch、Opensea、Super Rare 等ETH生态内知名的项目都已经部署了自己的 Polygon 版本,并且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锁仓资金。

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三点:

据星球日报分析,第一点就是 Polygon 自身此前就已经启动了 1 亿美元的基金来推动他们网络上的 DeFi 的应用,前文提及的项目都是这次基金的受益者,用户在为这些 FeFi 产品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呢,也可以获得 Polygon 给予的 Matic 代币奖励。

但是最关键的还是第二个原因,即作为ETH的原生 Layer 2,Polygon 良好的 EVM 兼容性允许基于ETH一层搭建的 DeFi 项目仅作简单调整即可轻松迁移至该网络。不仅如此,Polygon 还能够提供远远高于一层的性能以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链上交易成本,根据研究员 Mira Christanto 此前的分析,Polygon 网络的交易量已达到了ETH一层的三倍,但全网总 gas 费仅为前者的 0.01%。

事实上,如果将 Polygon 定义为一条侧链(Uri Kolodny 认为 Polygon 更像侧链而非 Layer 2),那么 Matic 的暴涨便不再是意料之外。参考币安智能链,ETH网络拥堵也给了它大放异彩的机会,B云储币 链上交易量已经从此前的不到 100 万笔增长到高峰时期的 1100 万笔。

wk588_seemkufewmc.jpg

wk588_seemkufewmc.jpg 上图来自 Nansen.ai

通过比较 Polygon 与 B云储币 的交易量明显看出,虽然 Polygon 增长迅速,但相较于 B云储币 增速相对缓慢。从时间上我们可以发现,Polygon 的交易量暴涨开始于 4 月份推出了一项 1 亿美元的基金后。因此不妨假设,如果这笔基金在年初就推出了,或许 Polygon 的交易量也超过 1000 万笔了。不仅如此,519 惊魂之夜过后,B云储币 交易量暴跌,现在已降至 500 万笔以下,而 Polygon 交易量却始终维持在 700 万笔左右,可见其链上的 DeFi 项目大多具有真实价值而并非只是炒作热点。这也可以从侧面反驳了 Uri Kolodny 的观点(他认为 Polygon 是侧链因此安全性有待考量)。事实证明,即使将 Polygon 视为侧链,其良好的 EVM 兼容性也使得它不会出现大规模暴雷跑路事件。毕竟,基于 Polygon 建立的项目之前也都在ETH上进行过部署,因此与 B云储币 出现众多分叉和抽毯子攻击不同,Polygon 拥有一个较小的 DeFi 应用程序生态系统。

以太坊 2.0 后的 Polygon 的发展

事实上,不光是 Polygon,整个 Layer 2 扩容方案都具有长期存在的意义。以太坊 的定位不是支付平台,而是一个新型的互联网,因此它的 TPS 需要达到万级甚至十万级才能满足用户需求。但是 以太坊 的扩容是有限的,从计算机原理上扩容无非就纵向扩容和横向扩容最后才是算法优化,所以 以太坊 升级到 2.0 并不会达到秒级交易并确认的速度,更到不到 7000+的 TPS。因此 Layer 2 依旧是 以太坊 生态非常重要的一部分,Polygon 优势依旧明显,作为 Layer 2 的聚合器它的作用毋庸置疑。

不仅如此,以太坊 2.0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潜在问题,即如何保持去中心化:2.0 的质押挖矿可能会出现高度专业化的节点。因此需要众多二层网络来分散节点,这样相对来说能兼顾不可能三角。

虽然 以太坊 2.0 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 Layer 2 的作用,但公链不只有 以太坊。我们知道 Polkadot 致力于打造多链功能,使众多公链能够互相跨越,这是 Vitalik 与 Gavin Wood 最大分歧所在。但凡是公链,都需要 Layer 2 扩容(现在不提是因为它们连 Layer 1 都没有做好),因此只要 Layer 2 有机会,Polygon 就有机会。如果 Polygon 能够在 以太坊 基础上实现跨链功能,那么其价值便可对标 Polkadot。作为 以太坊 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构建的好处是它能够从 以太坊 的网络效应中获益,同时又能从协议固有的安全性中获得回报。Polygon 保持了融入任何 以太坊 (世界上最大的多链系统)基础设施或扩展解决方案的能力,这或许是 Polygon 最大的价值所在。

wk588_msmmrfacg3j

68 Bytes, 下载次数: 243

wk588_msmmrfacg3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